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。其中,強調要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依法治國、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。全面依法治國,為實現“十四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營造良好法治環境,需要更為注重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公平正義提亮法治“底色”。
一切為了人民,是法治中國的突出標志之一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法治中國建設聚焦人民群眾在民主、法治、公平、正義、安全、環境等方面的新需要,為人民帶來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。近年來,無論是冤假錯案的糾正,還是司法責任制的落實、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推進等,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、每一個執法決定、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,不僅成為對人民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,也成為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的切實遵循。
公平正義是法治中國的“生命線”,維護社會公平正義,是增進人民福祉的現實要求之一。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新期待,扎實推進司法為民、公正司法,始終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作為重要價值追求,把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作為根本目標,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、積極深化改革,才能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。
“肩扛公正天平、手持正義之劍?!彼痉C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。各級司法機關必須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,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,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。要主動作為,更直接、更廣泛地聽取各方面意見,更有效地接受人民群眾監督,使司法更加貼近人民群眾、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,更好地實現司法為民、公正司法。與此同時,還要積極創造條件,讓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成為法治中國的參與者和建設者,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切身感受。
“法之必行,在于民心所向?!弊屓嗣袢罕娫诿恳豁椃芍贫?、每一個執法決定、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充分感受到公平正義,是法治中國的美好愿景和執著追求。公平正義,要以公眾看得見、可預期、可信賴的方式實現,是提亮法治底色的必然選擇,也是實現全面依法治國、建設法治中國的必由之路。
責任編輯:胡廣軒